化妆品中的植物提取物
在植物中,水溶性成分如多糖和苷类的结构中都存在糖基,通过氢键作用具有很好的吸收水分和保持水分的特性;黄酮和多酚中的酚羟基结构也通过氢键结合水分,从而具有吸收和保持水分的能力;而植物油主要通过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油来保持水分,防止皮肤干燥。
多糖
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植物多糖中的单糖单位相互连接,形成分支或线性结构,但其主链通常是葡聚糖、果聚糖、木聚糖、甘露聚糖或半乳聚糖等,或者是两种或几种单糖的聚合物。多糖的支链结构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植物多糖的结构中通常有大量的羟基基团,通过氢键使其具有良好的水合能力。另外,植物多糖的极性基团如羧基也可通过氢键与水分子结合。因此,植物多糖大多具有吸湿和保持水分的特性。植物多糖作为保湿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妆品中。植物多糖的保湿能力主要受其糖基结构、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许多植物提取物的多糖即使在低浓度状态也能提高皮肤的保湿效果,又能降低水分丢失。
油、皂甙
植物油能在皮肤的表面形成水脂膜,不仅具有保湿作用,也使得皮肤具有防水性能。植物油能够增强皮肤屏障并且影响角质层的重建,防止皮肤水分丢失,使皮脂腺正常化。植物油也对皮肤的正常外观和功能有重要影响。植物油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妆品中,包括面霜、乳液、护发素、润发霜、美容面膜和唇膏等。
皂苷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具有丰富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根据不同的苷元结构,皂苷分为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皂苷主要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而甾体皂苷主要存在于单子叶植物中。大多数皂苷是疏水性苷元和亲水性糖基的结合,因此皂苷具有高度的两性亲和性,并具有保湿、发泡和乳化的特性。
黄酮
黄酮通常存在多个酚羟基结构,而且许多植物中的黄酮与糖基结合形成黄酮苷。植物的黄酮类成分不仅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而且还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在化妆品中添加黄酮类成分有助于恢复干燥松弛皮肤的弹性和光泽。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含有槲皮素的洋甘菊提取物能增强皮肤的保湿效果、修复皮肤干裂缺水,对舒缓敏感皮肤效果更明显。槲皮素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过敏和抗衰老等作用。槲皮素的抗氧化/抗炎联合作用也有利于伤口愈合。许多富含黄酮的植物提取物如枳实、母菊、梨果仙人掌和毛竹等提取物除了保湿外,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炎等生物活性。
多酚
多酚类化合物也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多酚因含有亲水性的酚羟基,通过氢键与水结合,减少皮肤水分丢失,表现出一定的保湿效果。茶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而茶多酚是典型的具有保湿功效的多酚。茶多酚不仅具有保湿、防晒、抑制酪氨酸酶和抗光老化的功效,也能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和皮肤屏障的形成,促进伤口愈合。除此之外,茶多酚也能使富含水分的皮肤组织液发生位移,降低细胞间隙的黏度。茶多酚在湿度相对较低时,有更好的吸湿能力和保水能力;在用于化妆品配方时,其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另外,许多植物提取物的成分比较复杂,存在多种类型的天然产物。如七叶树提取物和贯叶连翘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皂苷、多酚和黄酮等,不仅具有保湿作用,维持皮肤屏障,也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功效。
综上所述,除了植物油,植物提取物中具有保湿作用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皂苷、黄酮和多酚。这些成分的结构特点为多羟基或多酚羟基,主要通过羟基或酚羟基形成氢键结合水分和维持水分而产生保湿作用。植物提取物中的水溶性多糖和皂苷等结构中羟基越多,其结合水的能力通常也越强。植物提取物中的这些成分除了保湿效果,通常还有抗氧化和抗炎等功效。
虽然植物提取物作为保湿功效成分的优势很多,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除了植物油,植物提取物中具有保湿作用的成分含量通常并不是很高,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保湿成分进行精制,提高其保湿效果;二是植物提取物的吸收效果存在差异,特别是大分子多糖类,以及多糖基的皂苷和多酚聚合物,因此有必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或剂型等解决其对皮肤的渗透性和生物利用度等问题。植物提取物应用在保湿产品中的道路仍需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文章来源:《日用化妆品科学》】